回顧過去數個星期來,我曾執行過三次大量換水,目的是修剪水草並清理底泥,想要實驗 Tom Barr 所提出的無二氧化碳(non-CO2)水草缸,「純」天然水草缸繼續在娘家缸進行即可。然而底泥提供的二氧化碳因此大幅減少,或許對於某些需求碳元素比較迫切的水草而言,目前的戊二醛所能提供的碳元素偏低,造成了「缺碳」的症狀。
始終吹拂不停的冷風扇,造成 CO2 急速的揮散。
但若要因此便歸咎目前的戊二醛使用劑量偏低,恐怕也有失客觀。首先是我的冷風扇終日吹拂不停,這是加速 CO2 逃逸至大氣中的元兇之一。其次是水溫過高造成水草成長不良也是得考慮的因子。另外,或許是由於我也在實驗求證一些化學藥品的關係(日後會發表),我的水族缸之 KH 目前一路下降至 2 dKH,雖然 KH 偏低有利於游離的 CO2 存在,但緩衝能力降低了,反而不利於維持水草所需的有效碳(即 CO2 + HCO3),因為 KH 低則 HCO3 低,而 CO2 又不易長存於水中。
所以我決定將戊二醛的劑量提高,先由兩倍劑量開始,也就是每日添加 10 cc 的 cidex,看看是否能因此改善水草的缺碳狀況。
關於紅蝴蝶還有個有趣的現象,在使用三倍戊二醛劑量以後,紅蝴蝶的葉形變得比較小而圓,不似之前的狹長葉型。根據學界文獻的研究植物在水中的葉型變化,水中葉之所以較水上葉纖薄而狹長,主要是為了因應水中對於 CO2 攝取的困難。我的紅蝴蝶在三倍劑量的戊二醛下成長,變得不像先前那麼狹長,或許碳元素是重要的關鍵。至於三倍劑量戊二醛對於此一水草缸生態方面的負面影響,目前來說是看不出來的,至少就連荷蘭鳳凰這麼敏感的魚也活潑亂跳的。不過對魚類的影響還有待評估,因為兩個星期前我放了一對熊貓短鯛,入缸後就未曾現身,只見被瞎子啃食精光的屍骨。這是否意味著熊貓短鯛無法適應突然的高濃度戊二醛,還有待查證。